还要打”
徐庶肃容道:“蔡大人你好好想一想,现在袁绍、袁术、鲍信、刘岱等人各个拥兵一方,尤其是袁氏两兄弟,袁门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根本不会容忍董卓权倾朝野,此时凭借其声望登高一呼,天下豪强必然无不响应。”
蔡邕道:“可是董卓才封了袁绍做渤海太守,袁绍怎么会出兵伐董呢”
徐庶哭笑不得地看着眼前这个一点政治细胞都没有的学界泰斗,耐心地解释道:“一个区区渤海太守和整个洛阳比起来,哪个更重董卓的小恩小惠岂会打动袁绍”
蔡邕恍然,这才明白过来。
徐庶又道:“所以说战争一旦打响,双方就是势不两立的局面,大人现在无法不接受董卓的拉拢,若是日后董卓兵败身死,大人如何自处只怕会有杀身之祸若是令天下人知道太史将军是您的女婿,那就不一样了。一旦讨董战争打响,身为青州刺史的太史将军一定会参与,如此则无人敢动大人分毫。”
许褚早就忍不住了,在旁边道:“就是就是,蔡大人还是答应了吧”
蔡邕闻言,沉思片刻,皱眉道:“可是若是我与太史慈联姻的话,战争一旦爆发,董卓岂会放过我”
徐庶道:“这倒不会,大人是董卓一手扶植起来的,又是董卓人望的象征,岂会针对大人相反那个袁绍的叔叔袁隗就要倒霉了,这人一向对董卓没有好感,又是原来何进一党的人,只怕袁绍那边一起兵,袁隗就会丢掉性命了。”
蔡文姬此刻却站了起来道:“爹爹不必想了,这事情琰儿不同意,徐庶先生的主意固然好,可是这样做实则大违父亲平日里的主张,若是董卓真的对女儿有什么非分之想,而且采取行动的话,那女儿唯死而已。”
蔡邕大急,知道自己的女儿说得到做得到,虽然蔡邕这人无比注重礼教,但父女之间的天性令他此时也顾不了许多。就要出声劝说蔡文姬。
徐庶见此情景,眼珠一转,开口道:“蔡大家不要急,这事情我还没有说完,本来就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