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条山谷的宽度差不多有十几米,河道虽然干涸,但是,道路仍然有些泥泞。抬眼望去,前方的路很漫长,不过因为是笔直的道路,所以,前方的状况一览无云,在山谷的尽头,那里仍然有一座高峰雪山,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走到山谷的尽头之后,要有一段漫长的爬山道路。
为了尽可能的缩短行进的时间,我们的午饭都是边走边吃的。
走了大约小半天的功夫,我们终于走到了山谷的尽头,一座高山雪峰阻挡在我们的眼前。顺着山谷的河道往上看去,径直通到雪山的山顶。我们看了一眼脚下,那里有一条石阶砌成的小路,虽然是石阶,但是恐怕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再加上流水的不断侵蚀,石阶已经模糊得不成样子,只有很少的几处地方能够借力。
我们也不多想,毕竟,路就在脚下,走就对了。
也不知道大家是累了,还是因为刚才看到远处的乌云的原因,大家都变得沉默起来,众人默默无声地往雪山上攀爬,没有任何语言上的交流,这种感觉真的就如同古代先民心怀虔诚攀登高山乞求与神明交流一样。
在日落黄昏的时候,我们终于来到的雪山的封顶。我不知道这里的海拔有多高,从理论上来讲,我们是一路攀爬上来的,虽然这一路也马不停蹄地走了四五个夜晚,但是,这里的海拔应该不是很高。即便如此,我还是感到寒冷,眼见着太阳就要落山,这种寒意就更加明显了。
登上雪山的峰顶,我抬眼望向四周,但见周遭云雾缭绕,几处高山的峰顶凌空漂浮在半空之中。我没觉得什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因为只要往西面一看,就会顿时感到自身的渺小,那里才是真正的高原。
我左右张望了两眼,问张贺方道:“你说的那个什么祭司的葬坑在哪里啊?”
“顺着河道的石阶看。”张贺方说道。
我顺着石阶看,但是,我发现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我们现在脚下所踩着的地方就是这条石阶的尽头了,而在我们的面前,就是雪山那白雪皑皑的峰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