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在整个轩陆的名声,谁能比得上天下第一的紫桐派?”骆莘远道,面朝李宏孝,“而方才李掌门分析局势,条条是道,可见不仅豪气干云,更有可担重任的谋略,比之于某些空谈义理之人,实在更适合担任大伙的盟主。”钟山派的钟永乾亦随之用闽海方言说了句什么,没几人能全听懂,可看神色、亦可推知是赞同之意。
“此言差矣,”广南派掌门包辕道,“不先正人心,何以正道义?人心既散,何事可成?广南派赞同由施总舵主担任盟主,有此坐端行正之人为全武林之表率,这轩陆武林,才算有了一线希望!”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逐渐争论开来,再无可插入调停的缝隙,整个场面乱得仿佛集市一般,失去了先前的秩序。
方敬信冷眼旁观着,慢慢地,对眼下形势的一些端倪也逐渐得以理清:靖安府、淮湖帮、福王门、红缨会、紫桐派,这本是五个并列问鼎盟主之位的势力,可第一轮争论下来,靖安府已主动退出,福王门也因势弱而出局,余下三家便构成鼎足之势;其中支持淮湖、红缨的大多数为淮宁省本地武林,双方各占一半呼声,而淮宁以外的门派则更倾向于支持李宏孝及紫桐派……三派相争不下,气氛亦越发不肯安定。
这样的局面让方敬信打从心底担忧起来。他相信:再争斗下去,各派间的成见便一定会更深,好不容易合一起来的武林亦要再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而假若三家中有一家势微、或是主动退出,余下两家便极有可能分出高下;那样一来,武林大会也将迅速达成目的、完满收场,对每个人皆有好处。他期盼着李宏孝可以做那个主动退让的人,可对方却似乎并无此意。
他开始对自己与李宏孝起初的壮志感到怀疑了。
紫桐派能否成为盟主,这真的很重要吗?只要武林力量能够合一、能够与净族抗衡,就算换成别人来领导,又能有什么关系呢?
方敬信抱持着这样的疑虑,一时间只觉疲惫万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