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多女人就一个丈夫,换到什么时候都是一个样。皇后这样的性子怕要失宠的。
不过自己就是个太监,想这些也是多余。安良把食盒里的琉璃碗取出来,啧啧的暗叹,觉得皇后性子虽平淡了点,倒也是个有情致的人。
看了看时辰,安良便端着酸梅汤进了御书房,却见苏缜已经醒了,正拿了凉手巾擦脸。他上前去把冰盏放在茶桌上,上前接了用过的手巾,道:“皇上,天儿热的很,您用点酸梅汤去去暑气。”
苏缜走到茶桌前看了一眼那透明的琉璃盏,“皇后送来的?”
“是,刚送过来,娘娘亲自熬的,您瞧这冰还没化净呢。”
苏缜端起碗来喝了一口,入口酸甜,从喉咙一路清爽下去,甚是舒坦。“有折子递上来吗?”
“尚书省和中书省都递上来了一些,已经呈在书案上了。”
苏缜放下酸梅汤过去,拿起那十几份折子挨个草草的翻了,又往旁边随手一扔,“就这些?”
“就这些。”
“朕的爱卿们真是替朕分忧,为朕操心。”他冷哼了一声。十几份折子倒有**份都是关于选秀之事的奏请,余的一些就是点关于七月万寿节的或者草诏的旨意请苏缜过目,没点像样的事。
六月之后,递到苏缜手中的折子越来越不像话,每每上朝时问起,各部尚书才奏报一些事由并拟了意见,说是多依前朝例办。现下四海升平无外忧内患,皇上该选秀纳妃,早日开枝散叶才是社稷之福。
苏缜心里恼火,面上却要赞老臣为他分忧解事,真乃国家栋梁。
“公主离京几天了?”苏缜问安良。
“回皇上,八天了。”安良道:“算日子差不多该到锦城了。”
苏缜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青城郡的水灾已经过去了,调拨的银两也早已经到了,奏报从三百里飞递转为一天一报,到现在三天一报,看上去一切都好。包括派出去的巡查官员和工部的人也是同样口径。
可是,情形太好了,没有饿殍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