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好景不长,四九年解放以后的社会环境逼得他不得不收手,后来年岁越来越大也就更没了当年的锐气,干脆娶妻生子,过上了平凡的生活。
不过,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儿子辈中能有人继承衣钵,至少可以把自己毕生所学的玄学道法传下去,不说发扬光大,至少说不定以后还有用得着的时候。只可惜几个儿子有的转做正行生意,有的端上铁饭碗教书从政,压根儿就对此毫无兴趣。老爷子想想当年叛逆的自己,也就无法强求,只好作罢了。直到李云涛出生之后,才给了他新的希望。
距李云涛说,他小的时候最听爷爷讲那些“歪门邪道”的事儿,而且对风水玄学和文物鉴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所以祖孙俩经常呆在一起,感情极深。本来很有希望让他爷爷得偿所愿,只可惜老头儿在即将九十岁上,也就是李云涛刚刚十来岁的时候就突然因病去世了,根本没来及得教他什么真本事。
临终前,老爷子叹息之余,便告诉李云涛当年在句曲山九霄宫学道的时候,曾经有个感情甚笃的师弟。此人聪明颖悟,天资极高,是百年难得一遇的道学奇才,虽然比他晚上山一年多,年纪也稍小几岁,但当自己下山还俗的时候,这个人已经得了师傅**分的真传,德行极深,有通天彻地的能耐。假如李云涛以后遭遇无法自解的为难,或者真的有心学艺的话,就可以试试去找他。
我听这里,心中不觉有些纳闷。“句容句曲山九霄宫”,“年轻时学道”,“后来受不了山上的清苦生活离开”,这些话总有点儿似曾相识的感觉。
没错,当时在鉴镇村的地下,故意装成道士的老O也曾经这样说过!这实在是太巧了。
不过我并没有太在意,心想这肯定只是个巧合罢了,眼下却有个真正要命的问题必须搞清楚,于是便打断他问道,云涛,我的话可能不中听,但是你别介意。当年你爷爷去世的时候都已经快九十了,如果活到这会儿得将近一百,就算那个师弟比他老人家小上几岁,现在也得九十大几了,你说他现在还能……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