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割成了一块块的试验田。
随后我们即将进入另一个陌生的领域——微观世界。
1毫米,我们可以清晰看见手上的毛孔。毛孔是一个黑黑的孔洞。再放大十倍,100微米,依稀可见皮肤的组织结构。
一个细胞的数量级就是10微米,距离10微米。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似乎沾满了糯米的四喜丸子一样的组织结构。
距离推近至1微米,我们看到了疑似生物课上学过的细胞核膜。这幅景象如同光秃秃的月球表面,布满了一些陨石撞击形成的环形山坑洞。
0.1微米,清晰地看到高度螺旋的结构,这就是染色体了。但凡人类的细胞,里面都会有23对染色体(46条)。
埃是一种长度单位,指10的-10次方米。用字母“a”顶上加个小圆圈来表示。100埃的数量级就能度量某些有机大分子的物质了。这时,我们能看到规则的等距双螺旋结构。没错,这种物质就叫做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常说的dna。分子结构清晰可见。
我们管10的-9次方米叫一纳米。现在为材料科学炒得火热的纳米技术就是说很多物质精细到纳米级后将表现出很多在常规数量级上所表现不出的性质来。在纳米这样的数量级下,我们连原子都可以数清了。因此,纳米级又叫原子级。距离一纳米,我们看到了组成dna分子的原子们,它们以共价键和氢键彼此结合成庞大的有机分子。生命就在这种复杂的结合中得以体现。
上过中学的就都应该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当距离1埃,我们看到了密布的电子云,原子核外围的电子云比较浓。
所谓电子云,其实并不是说一个原子拥有无数个电子,象云雾般的弥漫四围。每个原子拥有的电子数都是固定的,有数的,具体依元素种类而定。这些电子行踪飘忽不定,在原子核外部乱窜。一个电子,无数法身。就把这些电子“团团转”的特点用电子云来形容了。离核近的地方出现的几率大些,云就密;离核远的地方出现的几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