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焕向那沓宣纸瞥了一眼,立刻心中有数,微笑道:“不敢,小人是待罪之身,现今已非军职,不敢劳驾大人称呼一声‘将军’,这些书稿,是小人在路途之时,一时无聊,信笔涂鸦的靡靡之作,倒让大人笑话了。”
“哎呀!”史可法伸手向桌上一拍,大叫道,“这是上上之品,怎么能算靡靡之作!这些诗词,风流不羁,文采斐然,细读之下,犹如信手拈来,章章堪称佳品。想不到曹将军小小年纪,却是文武双全。以前听到坊间传颂曹将军之时,本院还不相信,觉得坊间之人,说话油滑夸张,未免有以讹传讹之嫌,可是今日读了曹将军这些诗词,方知坊间之语,毕竟不虚啊。”
说着,史可法豪爽的大笑,对于曹文焕的赞赏的确发自内心深处。
曹文焕暗叹一声,眼光望向那些书稿,不知道应该是喜是忧。
原来,曹文焕在襄阳府大牢内,关了整整三个月。细思起来,觉得想要在明朝做出一番大事,只靠武职不行。明朝的武职卑微,一直受文官牵制调度,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作为。那么要想在这个世道出人头地,改变历史,那就非得投身文官不可。
要做文官,对于曹文焕来说,谈何容易。明朝的文官,必得经历科举,而科举考试,又有一系列固定的程序和模式。他没有经历过县学府学,也就没有童生身份,甚至于不是生员,这也就剥夺了他参加乡试的机会,没有乡试,就不能参加会试,那根本就无法成为进士,最后进入仕途。
如果让他从头学习,经历县学府学,再考中生员,然后是举人、进士,他根本没有那份精力。先不说他一个现代人,四书五经根本没有古人学的那么透彻,单是从时间的角度,他也不可能再从头开始了。明朝转眼就要覆亡,如果经历个十年八年的文章考试,他考到什么程度不说,关外的满洲兵已经攻破了山海关,统一天下了。
但是,通过对明朝历史的了解,曹文焕知道,要想迅速进入明朝文官系统,他还有一个机会。应该说,这个机会,是明末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