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持续的天灾,几乎没有什么存粮,但是为了“求贼”,熊文燦每到一处,都以“借用”为理由,逼迫地方官强行搜括百姓的酒食,然后恭恭敬敬的送到各处流贼大寇的营中,广施小恩小惠。
湖广巡抚余应桂就因为此事,上书弹劾过熊文燦,说他滥用职权,简直是“玩寇”,而且因为搜刮太甚,几次差点激起民变,地方官府都是苦不堪言,皇上也下旨切责过他,甚至说过“熊文燦并无大才”的话,把杨嗣昌急得满头是汗,一个劲的帮他解释,毕竟,熊文燦这个人,是杨嗣昌举荐的,他不能不保他。
现在,身为大寇的刘国能在随州就抚,熊文燦认为这是一个较大的胜利,说明他招抚的路子还是有效果的,只要在这上面大做文章,就可以堵住那些攻击他的言官之口,所以熊文燦肯定要不惜身份,亲自到城外去迎接刘国能进城。
曹文焕正在和刘国能寒喧,熊文燦和那些官员、幕僚的轿子已经到了。
“原来你们认识?”看到刘国能和曹文焕的亲热劲儿,走出轿子的熊文燦一脸惊诧。
“这个,一言难尽啊。”曹文焕和刘国能相视一笑。
这次,为了造出声势,给朝廷和潜在的对手们看,熊文燦特意在府衙内安排了一场盛宴,迎接刘国能的到来。襄阳地方文武臣工全部到场。府门外张灯结彩,虽然刘国能只是暂时委任为守备官衔,但是熊文燦的迎接规格却是很大。
当天晚上,曹文焕故意去了刘国能的屋子,和他挤在一个榻上睡觉。
两个人并头躺着,说起了别来情由。原来曹文焕和刘国能分手之后,刘国能一边收拢散落的贼寇,一边琢磨曹文焕对他说过的话,因为此事,他带领队伍路过家门口的时候,还真去询问他的老娘了。
不出曹文焕的所料,他的老娘果然劝他投降朝廷,做流寇终归是没有什么出路。刘国能是位天生的孝子,二话没说,立刻就在随州投降。
说着说着,就谈到曹文焕身上,刘国能一直对他潜入自己老营的事情不太服气,曹文焕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