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皇上……”温体仁轻咳一声,略一沉思,恭声道,“皇上做事,必然有皇上的道理。现今天下多事,老臣认为皇上苦心积虑为天下而选拔人才,也未尝不可啊。”
这话说得有些怪怪的,但是曹文焕知道温体仁是个圆滑的人,他看出皇上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所以即使心中不乐意,可是惯会揣摩上意的他,也绝不会提出什么反对意见的。
倒是杨嗣昌,多少有些不会做人。皇上提拔自己,这本来是好事,可是你如果反对,也不至于当着自己的面,背地里写个折子,或者和皇帝单独相对的时候,把这件事说出来也好。可是他当面阻挡自己升官的路,难道不怕自己恨他吗?
怪不得他后来督师剿寇的时候,因为搞不好人际关系,才致使手下的将官不听命令,最后被逼自杀。这人具有铺陈大战略的能力,但是在小细节上,多少做的不够好。
“好,”朱由检喜道,“既然首辅都赞成了,杨卿啊,朕就把这件事交给你去办了,明天就给曹卿一个副总兵的‘劄付’,通知京营总督和协理戎政的侍郎,把他安排到京营禁军,过后,朕另有安排。”
看到皇上已经下了决心,杨嗣昌也不好再说什么,躬身道:“是。”
随后,崇祯因为要向内阁首辅请教一些政事,杨嗣昌和曹文焕躬身退出了乾清宫,由内侍指引,走出了乾清门和三大殿,向北七转八弯出了宫门。
刚刚走到轿子跟前,一直没说话的杨嗣昌忽然仰天吐了一口长气,然后对着曹文焕,似笑非笑的道:“曹守备,你可是大喜了,进了一次京,破格提拔成了副总兵,以从三品武官行事,你可要好好感谢皇恩啊。”
曹文焕笑笑,伸手冲着紫禁城的方向,拱手道:“皇恩浩荡,臣曹文焕万死不辞。”忽然又冲着杨嗣昌一笑道:“卑职也要感谢杨大人,如果没有杨大人提携,卑职也不可能这么快见到皇上。杨尚书的恩情,卑职也要铭记在心。”
“算了,”杨嗣昌一摆手,望着夜雾迷漫的街道,负手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