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口里使劲填火药,然后他持起城头的火把,点燃火绳,骂骂咧咧的对准乞炭人最密集的地方,不料大炮被严寒封冻已久,火药又潮,轰的一声,炮管炸裂,李守全血肉模糊,坠下城头。
曹文焕带着曹刚、曹林与城头上的乞炭人拼杀到一处,战斗十分激烈,宁承芳与手下的亲兵也在城关上与爬上城来的乞炭人拼死搏杀。
天渐渐亮了,明军渐渐的所剩无几。
曹文焕已经汗流浃背,他百忙之中,转眼望去,只见宁承芳披头散发,几乎如同丧尸,仍然手持利剑,与三、四个乞炭人拼杀,明军大部分士卒都已阵亡,已经有乞炭人,奔下城头,前去打开城关,接引骑兵。
杀胡口关隘,已经不可再守,如果这样下去,肯定全部命丧在这里。
曹文焕是曹家的人,自认为不怕死,反正在现代的时候,他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但是这么死去,似乎有点不值,战死的固然是好汉,可是留得有用的躯体,也许可以做出更大的事情。
无论什么时候,做人,都需要知道变通之道。
曹文焕不想做无谓的牺牲,他知道宁承芳这种性格的人,肯定会是死战不退的,所以对他也没报什么希望,现在他只想带着曹刚、曹林安全撤离。
这个想法刚刚在他头脑中一闪,忽听远处响起一阵雷鸣般的马蹄声,杀胡堡后面的官道,出现了大批骑兵,一通乱箭飞上女墙,北虏纷纷中箭倒地。
宁承芳向远方一望,脸上现出大喜的神色,叫道:“是大同镇的旗号。”
大明的骑兵风驰电掣,弯弓射箭,乞炭人纷纷坠落城下。
援军一到,形势立即见了分晓,关外的的乞炭骑兵,短暂的停了一下,也许是知道了城内的变故,纷纷掉转马头,开始大批撤离。
城头上的近百名乞炭人,来不及撤走的,都成了活靶子。
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又呈现了向明军一边倒的趋势。
消灭了城头上的乞炭人,宁承芳匆匆跑下城楼,只见大同骑兵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