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元年,天降孤星,帝星陨落,赤地千里,全国性大灾荒,陕西人相竟食。
……
这年头,老百姓苦不堪言。
李言光身穿破烂的褐色布衣,仰望朗朗晴天,喃喃自语:“瀚瀚大明,赤地千里,山河失色,国将不国,我等儒生,为止奈何,为之奈何啊!”
李言光是举人,祖祖辈辈皆是儒生,李家几乎每三代就会出一个进士,最高拜官巡抚。
到他这已经是第三代了,抱着满腔热血的李言光用尽家中积蓄考取功名,可奈何年年落榜。
本来还算殷实的家庭,前些年老母亲一场大病,李言光又借高利贷赶考,下场可想而知。
他们家的田全抵押给乡绅,遇到大旱,一家人都成了难民。
家中五口人,李言光,妻子赵氏,长女李月颜十三岁,次子李瀚十岁,还有一名幼子一岁,昨天刚饿死。
嘉峪关以东“西安”城外河边官绅设粥棚济民,这儿早早的便有数万人排队等待施粥。
仅嘉峪关以东的这部分地区就聚集了十数万的饥民。
无数饥民饿的肌肉萎缩,瘦成皮包骨,他们一家算是较好的了。
“滚开,已经没有粥了。”
“明天再来吧!”
这里难民数万人,官绅仅施粥一两百人便把众人喝退!
小吏大声喝退难民。
“官爷,行行好吧,孩子快饿死了!”
一个老妇人上前抱住小吏的腿苦苦哀求,她那五岁的孙子快饿断气了。
“滚开!”
那小吏猛的一踹,“砰”,瘦骨嶙峋的老妇飞出去后当场断了气。
小男孩用尽所有的力气喊了句“奶奶”也断了气。
周围的人看了老妇人和小孩儿一眼,尽是麻木。
转而粥棚附近哭声震天。
崇祯上台,这时候的大明王朝已经腐朽的不堪入目,那一点赈灾款早就被贪污的所剩无几。
“官爷行行好吧,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