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行星,数量较少,故而每一颗都集中了巨大质量,两颗半径数万公里气态巨星自不必说,即便是最小者地索尔星,也有质量4.14*10^25kg,半径8120km,表面重力高达41.88m/s^2,即将近地球4.3倍。
在银河其他种族眼中,地索尔星乃是寒冷之地,一条两亿三千三百万公里(约1.56天文单位,与火星轨道半径相近)圆形公转轨道,使得这颗行星毫无温暖可言,赤道上最高温之处也不过刚到零上,中纬度地区常年维持在-50℃左右,极地则可达-100℃。没有卫星,加上一个2.1度黄赤交角,说明地索尔星早年形成时十分平稳,并未遭受过多少大规模撞击,行星依旧保持着它最初形成时姿态与角动量。
从轨道上来看,地索尔星就如同木星一样,拥有好几个条状带,泾渭分明。由于地索尔星黄赤交角很小,并无四季,意味着赤道、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地区均具有极明显特征,温度环境常年不变。赤道附近一条蓝色腰带,乃是地索尔星唯一海洋,同时将行星划分为南北两个大陆,而两极地区则常年覆盖着冰雪,其他地方则是形态各异丘陵与平原。
地索尔星自转缓慢,除了他们自己,其他种族大多不喜欢这长达5.22银河标准日(188.546小时)自转方式,这意味着地索尔星磁场比科里萨还弱,所幸轨道半径更大,加之其前面还有一颗气态巨星产生强大磁场保护,凶猛的太阳风才不至于吹破行星贫弱磁场防御圈,轰击到表面来。
缓慢自转同时也意味着地壳活动较弱,地索尔星本身重力又强大,限制了高山形成,自转缓慢带来另一个方面影响便是热交换不够频繁,降水和风力不足,侵蚀作用大减,整个行星地貌相对单一,大多为平原或低矮丘陵,绝无高山峻岭。
巨大重力造就了健壮的地索尔人,也同时令其小心谨慎、未雨绸缪。地索尔人最初在北半球一处形成,并无明显家庭,雌雄同体以及幼儿并不算羸弱使得他们不重视小家庭作用,而更加趋于族群这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