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脱俗的高僧,他拨动着手中念珠面前的茶案上是一壶清茶。
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位老僧,端茶浅饮举手投足泰然自若不动如山,我和云杜若走过去太子挥手一指示意我们坐下。
“想必这位就是六道提及的施主。”老僧看我一眼气定神闲。
“智悟大师。”云杜若在老僧面前毕恭毕敬,想必之前就认识。
“这位是禅清寺主持方丈,亦为我师傅智悟大师。”太子给我引荐。
我连忙不卑不亢的点点头,学着云杜若的样子双手合十。
“看施主面色万难,可有烦心之事?”智悟平静的问。
“最近眼睛有些问题,看东西模糊不清,想必是因为此事忧心忡忡。”我淡淡一笑回答。
“施主可知身后这颗是什么树?”智悟指着大叔笑着问。
“菩提树。”我回答。
“施主既然有缘来此,贫僧不妨给施主讲一个故事。”智悟一边给我倒茶一边说。“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
我端起茶杯认真聆听智悟的故事,他是太子的师傅想必也是超凡脱俗的高僧,他给我讲故事一定另有深意。
智悟喝了一口茶后心气平和的继续说下去,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
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诗,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
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诗,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诗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
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