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呢?他问道:“那么张卿有何策充盈国库?”
张方平侃侃而谈道:“臣以为在于节流,臣当年初任三司使时,疏通汴河,整顿漕运,卸任之时,积攒了三年可用之粮,六年足用之马料……”
“臣第二次任三司使时,京中之粮只余一年半,马料只够一年之用。臣又用了不到一年功夫,京城便有了五年存粮……”
张方平大谈的是当初自己两任三司使的政绩。
章越听过张方平不少风闻,对他的才干也是有所知的。
张方平确实是能臣,而且他为当时古今主理财政的官员中少有重视数据。
一般来说,一般官员主国计,只会围绕开源节流两方面模糊来处理。
张方平不同,他检讨财政,将这一年财政收入支出数据与前一年相比,不仅这一项上,还与太祖,太宗,真宗时的数据再作一个比较,得出一个精确结论来。
在三司使任上,他又明确三司统计制度,每年统计一次,每三年将收入支出多余减少的部分罗列出。
张方平于朝堂上大谈特谈,这些年朝堂收支的数据。
那一串串的数字听了所有人都蒙了,要知道朝臣们论起背书的功夫那是谁也不服谁,但说到将毫无规律的数字都记在脑子里的本事,那还真没有。
但张方平却可以。
为什么?
因为张方平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传说中的读书不看第二遍。
如今连章越都对张方平的本事表示佩服得五体投地,真不愧是干吏。没料到除了王安石,朝中还有张方平这样的能吏。
张方平说完得意地退到一旁。
这一次殿议也便作散了。
官家与章越,修起居注的邵亢同退至便殿时。
内侍禀告司马光复求见。
官家即在便殿见了司马光。
司马光入殿后向官家奏道:“陛下,方才殿上所言句句是臣肺腑之言,陛下御极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