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皇家财团超然物外以外,剩下的四个区域经济体,每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东部沿海区域的主流是瞄准了北美,那是一块肥的流油的大市场,至少能吃三十年。以两广、福建为核心的岭南财团最初的发展方向是南洋,现在又有了澳洲,一样是变成了坐地虎,把着大门不放外面的人进来。
再一个就是中西部,这个西包括了大西南,他们先是铺熟了缅甸地区,以此为翘板进入了印度,比起北美南洋,印度地区更是一个现成的超级大市场。虽然中国拿下印度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二十年,而北美、南洋比之印度要找到手了二十多年。但是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比之东部沿海地区和岭南地区要的慢啊。每一个经济集团的兴起,他们最重要的基础都是在当地扎下牢固的根基来。
那个二十多年,就是中西部地区追赶的二十多年,而且这个期间还有大西北作为他们的自留地。
等到大西北这个市场渐渐的对中西部集团产生抗拒,最终本地货驱除了附加着高运输费用的外来货的时候,中国已经赢得了第二次东西战争,印度拿了下来,中西部集团立刻有了新的市场。
只不过有着地理优势的中西部经济体,在经营南亚次大陆市场的同时,还经常伸手摸向北美、南洋、澳洲和大西北等地,自然的几方间就都有了不可避免的冲突。在这个交通始终存在限制的时代,区域性经济体和经贸圈的封闭性与排外性都将是不可避免的。
也亏得中国打下了这般广阔的江山地盘,不然这些经济体在国内的碰撞就不会这样小打小闹了。更大的可能是,随着他们之间一连串残酷而激烈的碰撞、竞争、吞噬,最终不会再形成由无数个厂家、公司、商团,等级分明、资产不一的大小经济团体融合于一处的经济体,而只会变成一个个庞大无比的跨行业经济财团。最终中国演变成后世老美那样被一个个财团在暗地中掌控的社会也不是不可能……
因为现今中国诸多大商团、商帮的背后,都隐约有勋贵的身影。工商之利与贵族之利,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