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是马其顿奥斯曼军的大后方,海量的武备和物资储存在这里,更有数不清的医院、联络处、预备兵团这等要点。塔伊普.埃尔多安受伤很重,内脏受创的他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静养,前线的军医院明显不适合他。他昏迷的第二天就上了来斯科普里的路上,比起濒临前线的普契尼亚河来,这里更适合伤病员休养。
塔伊普.埃尔多安是一个勇敢的人。从军三年,大半时间是在战场上渡过了,受伤住院三次,每一次出院都依依不舍,实在是医院里的待遇太好了。比军队的待遇还要好。
伙食上,住宿上,娱乐上,待遇上,全都完爆或是持平军中。
对于奥斯曼帝国的平民来说,军队中几乎没少过肉。尤其到了作战期间,肉类、蛋类、奶制全是放开量了的供应,这是99%的平民们所难以想象的生活了。所以奥斯曼人,奥斯曼的平民,对于从军热度很高。
在奥斯曼,军人的意义不仅在于地位相对平民崇高,更意味着良好的待遇和相对丰厚的薪水。
在中国总参谋部对奥斯曼军队的秘密评比中,这样描述着奥斯曼军队的性质——这是一支靠着良好的待遇而吸引平民蜂拥从军的军队,国家、民族的定义与思想完全没有起到主导作用。
所以,奥斯曼人不知道。他们的军队在中国国防军看来,还要排在日本人与南天,当然还有穷党俄罗斯的后头。
中国国防军的待遇也很高,薪水很丰厚。但是中国国防军是一支用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武装起来的军队,绝不是奥斯曼军队这样用高待遇‘号召’起来的军队可比的。
奥斯曼士兵现在到了医院后,肉类、蛋类、奶制旧不会短缺,餐饮味道还会比军队里的好得多,一些重伤员更会享受针对性的‘营养餐’,到了大后方的军医院。军官阶层还能看着菜单点菜,就如同是住在酒店一样。更不要有歌舞的慰问表演,有一场接着一场电影的放映,很多人简直视军医院为真神的天堂,以至于一些军官士兵出现了故意受伤,以图享受在医院里的待遇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