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有机循环。
眼下欧洲爆发的经济危机,以及德国与英国的军事竞赛,让整个克里姆林宫都振奋不已。所有的莫斯科高层都清醒的认识到——穷党久候的机会来到了。
如果德奥与英法大打出手,整个欧洲的资产阶级力量都将遭受不可弥补的重创。这也就是穷党大兴欧洲最好的机会。
乌里扬诺夫倒没想过英法德奥能够最终合流,一起进攻中国。两边的距离实在太远了。从陆地上看,欧洲力量进攻中国的两条路。一走东欧,从波兰向乌克兰发起进攻,占领乌克兰后,就会面临燕赵二国。在一路走巴尔干,走东南欧,进攻燕国的油库巴库,也就是高加索地区。但这两个地方距离中国的本土何其遥远?在欧洲人殊死奋战的时候,中国那庞大的人口基数只需要动员一小部分,就能够牢牢地将敌人挡在燕赵,挡在亚洲之外。战争当中中国人的腹地甚至都可能感受不到战争的影响。
而且北美也需要欧洲的帮助,很难想象没有了欧洲做后盾的美国人,还会不会有勇气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中属北美。到那时,可能加拿大都要变成中国的了。
再或者集中兵力和海军战舰到澳大利亚,那里最近发展的很不错,已经有二百多万人。英法德意奥可以动员整个欧洲的舰队将几十万、几百万的军队运到澳大利亚,然后用来进攻中国的南洋。
南洋对中国很重要,可中国的工业力量始终在他们的腹地,在他们原先的本土。用中国人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汉地旧土!
在根本找不到清扫潜艇威胁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的计划,完全是在找死。战争爆发后,无数的潜艇会活跃在大西洋上,活跃在印度洋上,活跃在南太平洋上,那会是整个欧洲的噩梦。
乌里扬诺夫早早的就对欧洲合流下了‘不可能’的结论。整个西欧与中欧、南欧的力量联合起来,是能够跟中国人抗衡,但只要英法德奥意五大强国内部的殖民地分配不达成一致,这一合流就不可能达成。要英国人和法国人吐出自己口里的殖民地,那是比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