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一样的‘听话’,更多原因是时代的束缚。黄遵宪入新秦政坛十几二十年,思想、理念上早被新秦同化,所以看起来似乎比伊藤博文更高大上。
国力证实一切。在黄遵宪眼中,现下的日本唯一能入他眼的就是日本的教育。东京政府在国民教育上的投入不少中国能够对比的。虽然只论资金的话,东京要被北京完爆,但东京的口袋里只有三五块钱,北京的口袋里却有一张百元大钞!
北日本在财政那么薄弱,又没有大笔外快的情况下,还能坚持的向教育方面投资,东京对于教育的重视和认知,又怎么会不令黄遵宪感到佩服呢?
去年的统计,日本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已经超过了90%,而中国才刚刚跨过75%的门槛。就这个数字,都没有严格的把云贵川山区和青藏地区的儿童算进去。不然的话,能有70%的入学率,文教部就呵呵笑了。
中国实在不是北日本的取经之地,就像前世清末民国的日本也非中国的‘老师’一样,刘暹对伊藤博文很照顾,可伊藤博文在中国究竟能得到什么,那就只有天晓得了。
而北日本的情形,随着伊藤博文的离开,桂太郎担任首相,并且短短一个月内就坐稳了这个位置。然后在1901年的七月份,东京开始了一连串的动作。
首先他们裁减了军队,陆军缩减到20余万,至少裁减了五万军队。海军退役了大多数的老旧舰船,但也向中国发来了询问,希望能够从中国订购两艘驱逐舰和四艘高速鱼雷艇。
这是东京政府第一次向中国购买军械。意义象征着什么,谁都清楚地。刘暹也没有想到,桂太郎这个日本军队的代表,本应该对华态度最强硬的政治代表人,一上台的施政却是对中国大幅度软化。
但他还是第一时间就答应了东京发来的购买意见,甚至两边的交易只用了三天,中国驻西南日本的大使就在东京与桂太郎签署了协议书。只所以用了三天的时间,都是因为中国驻日大使在途中赶路。
刘暹在伊藤博文南下‘考察’之后,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