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华夏银行收入了大批的金银,虽然分出了一部分给发展银行建设银行。但主体还存在华夏银行的金库中。只可惜华元对照的不是储备金银,不然刘暹完全可以通过增发钞票来抹平赤字。
对现代金融知之甚少的刘暹不敢轻易地去这么做。
始终让华夏银行保持着收入多少金银增发多少华元,保持着1:1的比率来维系着社会的财富总额。他很怕触动华元的存在体系,对华元‘价值’造成冲击。
日本人的前车之鉴。是中国的后事之师。
再有个就是,现在的中国财政还能支撑,靠着‘战利’发卖的获利,到现在为止,财政部账面上还有二十多亿的剩余资金的。
刘暹在这件事上的参照物是各地的粮价,中国的生产在迅速恢复中。如果社会流动货币减少,而粮食等一切物资在增加,对应的价格必然会降低。只有看到实实在在的数据,刘暹才会决定是否增发纸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