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的损失,绝对就要少的多了。而缴获,别的先不说。就是丹噶尔城里的那些东东也不提,只说战俘营的那上千俘虏,就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跟藏族一样信奉着喇嘛教。与藏地联系颇紧密的青海蒙古,对于奴隶这个词汇,可是半点不陌生。
其余六旗札萨克只能用嫉妒的目光看着多尔济沙木。这可真是……区别对待啊。
丹噶尔城距离西宁的路程有九十里,跟西宁镇余部驻守的威远堡离西宁的距离几乎一样。刘暹拿下丹噶尔城的第二天就派出人手联络了威远堡。黄武贤得迅后欣喜过望。一口答应联合出兵。
虽然对于只剩了两三千兵的黄武贤部,刘暹所报期望不大,但总算是一支可以分担一点暴军兵力的友军。
……
大军东进。大道完全沿湟水河而设,越往东去,湟水河宽度越大。寻常都有二十丈距离,最宽者当在四十丈以上。这样的情况会一直蔓延至镇海堡,到了那儿之后,湟水河才陡然变狭。恢复到丹噶尔城一带的宽度,甚至更窄。
镇海堡也在暴军的控制之中。这里本就是西宁真神教信徒的一大聚集地,数千居民全是真神教信徒。丹噶尔城落败逃出的七八百败兵也汇集在这里,再连同马尕三部的援军,镇海堡作为西宁西侧的一道屏障,已经聚集了三千暴军主力,和人数远多过此的支持者。
刘暹在镇海堡十里外的大墩岭驻军,一天的时间,已经有一具具的尸体顺着湟水河漂到了镇海堡。为了等待事情发酵,大军第二天在大墩岭特意又待了一日,除了侦察兵,一个中队的兵都没动弹分毫。
但是镇海堡的暴军青壮除了从三千来人增强到了四千多人外,并没有见大部的暴军出堡来汹汹报仇。刘暹的算盘没打响,马桂源或是马尕三,抑制住了暴军的冲动。
也就是在这天起,大军后路有了小股暴军马队活动。周边山峰林立的地形给了这些暴军骑兵最好的掩护和便利。刘暹即使在虚拟地图上清楚明白的看到了他们的活动,也很难派兵将他们准确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