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虏的惯例,第一个先从俘虏群中挑选出那些身强体壮的。
不管俘获的俘虏是多是少,绝大多数俘虏看上去都一样。单从体质上来讲,能达到身强力壮这个标准的俘虏只会是很少一部分。就眼前的两千多暴兵来说,都不会超过百人。
第二条又是什么呢,那便是挑出面色看起来红润些,有油光亮的,不管他们身高体形如何,一律拖出来。
虽然这些暴兵反乱之后,四下掳掠,吃酒喝肉,营养肯定会上来,满面红光的人不少。但他们还是一支旧式军队,而无论哪一支旧式军队,军队里的最大的利益获得者必是少数的。
凶悍些的人总是能比弱小些的吃得好,敢打敢拼的人总能比那些胆小怯懦的人更的赏识。几千年来,这是一条真理。
在这个标准下,第二波挑选数目就大的多了,很快就挑了二三百人出来。尔后,征伐军又在剩余的那些人中挑手上茧子厚的。这个茧子厚不是指握锄头磨出的茧子,而是指握刀磨出的茧子。
都是当兵的,区别一个人手上的茧子是握刀所致还是握锄头所致,完全是轻而易举。
即使有差错,也是极个别的。
就这样,忙活了足足一个半时辰,一千名“身强力壮”的暴兵被一一挑选出来。但马本源不在其中,刘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清扫战场那边了。
对官军为什么要挑人,俘虏们各有各的想法。大多数俘虏都以为官军这是要选强壮的扩充他们的兵马,或是充作劳力。就好像当初他们对付一些汉人一样。
因此,挑人的过程中。俘虏们大多表现得还算配合。虽然也有一些人从中嗅到了危险的信号,但他们根本就说不动周边的暴兵俘虏。
原先有刀有枪的时候都干不过官军。现在两手空空,再反抗不是纯粹的送死么。
就像抗战时期投降小日本的那些战俘。任谁都知道小日本凶残可怖不是人,落在他们手里不会好过。但在死亡面前,不知道多少当兵的放弃抵抗,去谋求那一缕生机。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