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于为,同时顺手向窗外的一间小屋一指说:“噢,仓库就在那里。”
虽然那时还处于文革时期,但人们神经已经有些麻木了,对那些所谓封建思想的书籍,不以为意的人多了起来,张强就算其中一员。
“看多少都可以,别找那些宣扬封资修思想的书啊。”实际那天是星期日,文化馆的人都回家了,张强住在馆里,当天馆里只有张强和于为俩人,于为是不是去找什么封资修思想的书籍,张强心里并不担心,但说到最后,还是半开玩笑似地加了句叮嘱。
于为也不客气,按张强所指,独自去打开了小屋。刚打开大门,一股霉气就钻入鼻内,于为在门口站了些时间,等霉气飘散得差不多了,才进入屋内。屋内光线尚好,只见两个大簸箕放在地上,簸箕里面乱七八糟的堆满了书籍,有些还是线装书,书堆上横七竖八的盖些报子,上面灰尘很多,看样子,怕有好久没人来翻弄过了。
于为也不管灰不灰的,开始找书。整个早上,张强一直在抄他什么劳什子的大字报,没来看于为,于为也正好乐得意的“大展宏图”,把两个簸箕里所有的书都翻了个遍。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战果辉煌”,在簸箕里找到了近百本自己中意的书,当然这些书不只限于于为口口声声所强调的所谓医书,还有如《说文解字》《经籍纂诂》《辞通》一类书籍,还包括一些佛经和道藏,一句话,凡是里面的古代典籍,于为都囊括一空了。“唉,早知道这里有这么多书,我何不早一点来找张强呢。”于为在心中满足地叹息。
两个簸箕里的书不足千本,但于为找了近百本书后还不满足,又仔细搜寻了一遍才住手。
尽管只有一百多本书,但还是有一定的体积。迟疑了一会儿,于为留下了《本草纲目》和《商君书》,于为想,这两本书不犯禁吧,不会被说成是封资修书籍吧,当时是批林批儒的时候,法家理论被捧到了天上,《商君书》是著名法家人物商鞅的大作,《本草纲目》是众所周知的医书,别人总不至于说自己看“黄书”吧。两个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