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斗得水深火热。
热闹不已。
“我对魔童降世有不同的看法。
这部电影的很多剧情都是编剧刻意为之的。
仔细体会,这种刻意为之有其特定的艺术效果:每个人物善恶的边界都被模糊了。”
“本该伤天害理、十恶不赦的魔丸哪吒,实际上孤独、寂寞、失落,关键时刻还拼命救人,而本该天真纯善、道德圆满的灵珠敖丙,实际上却对百姓痛下杀手。”
“若非创作失误,显然主创在用这种方式向我们揭示:
魔丸其实包含善良,灵珠也会产生邪恶,元始天尊的硬性划分是失败的,世间本就黑白交融、互相转化,哪有什么一清二楚、互古对立的善恶?”
“哪吒最后喊出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我命”并不是简单的指“我的命运”,而是还有更丰富的含义:“我是谁”“我该怎么活着”“如何定义我的善恶””
“如果知道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所有自相矛盾的人物其实都在有力彰显世间善恶共存的格局,展现善恶融合密不可分的世界观。
没有完美的人物,人无法被精确分类,善恶可以互相转换。
或者说,完美的人就如灵珠和魔丸合一之后,善恶兼有。”
“所以,哪吒和敖丙才会善恶转变,因为他们善恶一体!”
“以前的《哪吒闹海》是善恶二元对立的影片,恶是绝对的恶,善是完全的善,恶欺凌善,善要反抗并消灭恶。
现今,《魔童降世》总体世界观更为混沌融合。
界限更模糊。
《魔童降世》的确是属于我们时代的新故事。
时移世易,我们已不能再用《哪旺闹海》的标准去衡量《魔童降世》。”
这一篇影评洋洋洒洒。
但是却得到了不少人的点赞。
就算是之前提前离场的观众,在看到这样一篇影评之后,都不由得心中反思了起来。
原来这部电影居然还有这么深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