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袁氏三国 >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三章(2 / 3)

217)的《刀铭》)和“炒钢法”(最早见于东汉《太平经》卷七十二,也叫“百炼钢”),能通过这两种方法得到钢制器具(关于怎么炼制钢铁,任何一本架空历史小说中都有详细的介绍,此处就从略了)。原来历史上曹操的两把宝剑“倚天”、“青釭”;五把宝刀“百辟刀”,应该都是钢制品,因此才能削铁如泥。而在当时的三国时期,铁制品也才算是刚刚普及,有的地方还在用铜制品、石制品甚至木制品,更不用说钢制品这种高级地冶炼金属工具了。在冷兵器时代,精良的装备就意味着战争的胜利,虽然打战的时候,好的兵器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好的兵器是万万不能的。

袁斌有了锋利的武器,坚固的铠甲,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骑兵的装备升级了,但载重也随即增加了,中原的马匹载重能力有限,中原马的体力不能保证骑兵正常的征战。袁斌为此,通过乌桓向匈奴、鲜卑、夫余、丁零等少数民族收购马匹,或用金银购买中,或以粮食、布匹交换。共得北地马一万三千余匹,其中成年马八千六百匹,幼龄马四千四百余匹;西凉马七千余匹,成年马五千余匹,幼龄马两千余匹。其中,在西凉马中还发现了大宛马(即《射雕英雄传》中的“汗血宝马”),一共有七匹,一公六母,都是成年马,其中两匹母马还怀着小马驹。

袁斌令人专门看护这些马匹,而大宛马由乌桓中请来的最有经验的牧马人来看护。为此,袁斌在幽州范阳郡以西,划出千余平方公里的地方,再开一个马场来牧马,并在此驻有重兵把守。

从此,范阳一代,就成了大汉朝(确切地说是袁斌的)著名的产马盛地,不必再依赖于外族的供应。虽然袁斌因重视骑兵而重视马匹,但袁斌还是郑重地告诫了幽州牧阎柔,不能因为养马而无故圈占百姓的土地(袁斌不想让后世英国的“圈地运动”在中原上演)。

这时,又有两位贤才带着宗族家眷来投,两位贤才是亲兄弟,名叫公输辂(字轩辕)、公输辁(字辐辕),二人乃名匠公输班(鲁班)的后人,二人的宗族家眷和

最新小说: 穿越战国成白起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大唐昏君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探花 战国之军师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