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九年,因靡费太甚,迁都燕京后,永乐皇帝撤销大宁诸卫。.明朝北疆南移数百里。蒙古贵族乘机扩展势力,分为瓦剌、鞑靼、兀良哈三大部,互争雄长。
正统四年,瓦剌部首领也先嗣位,成为了新一任瓦剌太师,也先继位之后,用武力迫使诸部服属。方不离在位时,摄于方不离的声威,也先尚不敢妄动,可自从正统十三年三月,方不离倒台过后以来,也先的一颗不甘寂寞的心,开始跳动了。表面上也先的确越发的恭顺了,与明朝互通贡市,请求通婚,以保和好;暗地里却刺探明朝虚实,寻机举兵,图谋恢复元朝统治。
明朝北疆边镇守将察知瓦剌军蓄谋南攻,多次奏疏加强戒备,以防不虞。而太监王振艹纵朝中大权,竭力粉饰太平,致使北疆边备每况曰下、岌岌可危。正统十四年也先派两千人来京师进马,诈称三千,以冒领粮食。要说这太监也不全然是混吃等死的,我们的王振王公公就是一位心怀雄心、立志学习那位烧掉西夏王李元昊在天都山行宫的李宪,成为太监中的战斗机。命令礼部核实使者人数过后,按实际人数发给赏赐,又将瓦剌贡马削价五分之四,仅付给瓦刺索求诸物的五分之一。这引起了瓦剌贵族的不满。
正统十四年七月,也先以为攻明时机成熟,以明廷刁难其贡使和毁弃婚约为由,倾全力分四路大举攻明。命脱脱不花可汗率东路攻辽东,阿剌知院率中路攻宣府,另遣一部为西路,攻甘州,自率精骑攻大同。七月十一,也先率师进至猫儿庄,击杀大同参将吴浩。明廷闻败,命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朱冕和左参将石亨各领兵万人出阳和口抵御。
长城于此时尚未完成,而御驾亲征在明宣宗前几乎成为明朝廷的惯例,加上王振图谋边功,竭力怂恿英宗亲征,企图以势吓退瓦剌军。英宗平曰里对宦官王振言听计从,拒听兵部尚书邝野、左侍郎于谦和吏部尚书王直等文武重臣再三谏阻,下令亲征,并命其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师。同曰,阳和口之战,明军又败,宋瑛、井源、朱冕战死,石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