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都让自己有所顿悟,这也说明有些事情果然是需要有个人商量才能更好地找到解决办法。压下心中的感慨,康熙也半是抱怨半是感慨道:“你说得轻松?你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可是那些事哪一个是容易办成的?你们一个个不是想着躲懒,就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朕马上就到花甲之年,你以为朕还年轻还能看着大清几年?这两年朕有时候甚至会想着,若是朕不知道这天书里的内容就好了,至少到了闭眼那一天也能安心些!”
“所以儿臣才让皇阿玛保重龙体,莫要过于劳累。”康熙此时的语气神情竟让九阿哥无法违心说出什么“百岁万岁”的奉承之言,低劝一句,又迟疑片刻,他终究试探着提议:“皇阿玛何不让四哥他们也看看这本书?几个哥哥都是精干的,让他们每人领一件差事,皇阿玛只须在上头看着,偶尔提点一下,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累了。”
“那你呢?你做什么?”对九阿哥的提议不置可否,康熙面无表情问道。
“儿臣只懂生意之事,皇阿玛若有差谴,儿臣必不推辞。”望着眼前已是老人的康熙,九阿哥虽然心里勉强,到底给了承诺。
康熙看到了这个儿子眼中的迟疑勉强,突然就心生烦躁,遂挥了挥手道:“记着你的话,下去吧。”再呆下去,他怕自己忍不住又要发火——可是他心里也明白,因为宜妃生了三子,眼前的老九从他懂事前自己就没有想过培养他——哪怕前头的老五没有一点争权之心,十一也自小体弱。可以说,老九现在对政事没有半点兴趣,也不曾正经办过差,绝对是自己有意放纵和压制的结果,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可是现在,自己想要用他的时候,这些便也成了自己发作他的理由!
非朕性情反复苛刻于你,朕也是身不由己——以前是为了朝局稳定,现在更是为了大清江山社稷——望着九阿哥的身影自门口消失,康熙也眼神复杂。
九阿哥回府时,大宝二宝正在招呼十一阿哥,没多久,四阿哥四福晋和弘晖一家三口也来了,伯侄见面,大宝二宝免不了会想到眼前这个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