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这一天终究到了。
和杜泽分了手,李重润一个人朝着别宫走了过去。
庐陵王李哲流放房陵与历史上的许多流放者不同,他头上还有一个“王”的桂冠而不是失国之君或囚犯。同时,这时候正是大唐鼎盛时期,国安民阜,经济快速发展,加之武则天并没有对李哲有过多的制约,所以李哲在房陵的物质生活甚好,这别宫自然是修建得极其奢华。
《房县志》中收录的贡生汪魁儒的词赋中可见一斑。
他在赋中写道:“百丈城兴,九层版缩,璇琢琼雕,栏目磴复。其上也,楼观翚飞,帘牙鸟啄。其下也,芙蓉池开,琵琶亭续。其井也,黄琉八角以金镶。其城也,白石千紊而玉矗。由是人疑仙子,境胜蓬莱,珠帘星卷,宝镜月开,巧梳蝉鬓,淡抹鱼腮,眉间晕柳,额上妆梅,温柔香去,脂粉气来。”
而生活于此的都是陪同李哲流放而来的,其中有李哲的嫔妃、子女,还有近臣、侍从,共三百余人,可以说李显现在的生活过得十分得惬意。
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李哲日后的悲惨生活恐怕也是在这个时候埋下的种子。
进了宫门,李重润把带回的东西交给了侍从,吩咐了几句后,人就进了内室更衣洗漱。
李重润虽然已是庶人,可身份却很尊贵,在庐陵王李哲这一脉中,他是当仁不让的第一继承人,因而在这宫里他也算得上个半个主人,那些宫女太监,自然是小心周到的服侍着他。
焕了正装之后,李重润就在太监的陪同下去了母亲的寝殿。到了这里,他就见到了母亲韦氏还有父亲——庐陵王李哲。
韦氏,原名韦莲儿,因姿色美艳,又身有体香,被武则天看重,改名韦香儿,许配给了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李哲。李哲被贬房州时,身边只有韦氏与之相伴,因而夫妻二人感情极好,李哲对这个妻子可谓言听计从。
而这个时候,韦氏不过三十多岁,而李重润的父亲已经五十出头。可现在,这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却在一个比他小了十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