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不觉间,时间讲入了九零年三月。
刘伟鸿担任林庆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也有近三个月了,已经逐渐适应了环境,也初步建立起在秘书组和政工组的威信。
这一日,刘伟鸿拿了一本《号角》杂志,走进了朱建国的办公室。
这期《号角》,并非最出刊的,而是去年十二月的“老”杂志,上面就刊登着贺竞强的那篇有关基层党建工作的章。
作为一个秘书,以世俗的观点来看,刘伟鸿其实并不是那么合格。
他不负责县委书记办公室的整理工作,也并不接送朱建国上下班,另外有一位秘书组的秘书负责这个事情。严格说起来,那位同志才是朱建国真正的秘书。刘伟鸿像一位普通的县委办副主任,当然,主要身份是朱建国的“智囊“朱建国的所有讲话稿,都走出自刘伟鸿之手。
刘伟鸿可不乐意当真给人倒茶拎包。
这种事情,就不是刘二哥该干的。
上辜子潦倒半生,也没干过这样的活计。
朱建国倒也并不介意。他也没将刘伟鸿当做是普通的秘书来使用。秘书好找,刘伟鸿这样的智囊,那就不容易碰到了。
“书记,有空不?”
见朱建国正在看一个件,刘伟鸿随口问道。
他如今进出朱建国的办公室,几乎都不用打什么招呼了,就好像他本来也在这个办公室上班一样的。两个人都“习惯成自然”。
朱建国抬起头来,征询似的望着他。
“这上面有篇章,请你看看。”
刘伟鸿便将《号角》递到朱建国的面前,自然是打开了的,直接翻到了刊登那篇章的页面。
朱建国接了过去。
刘伟鸿便自己倒了一杯茶水,就在朱建国办公桌前落座。
大约几分钟之后,朱建国看完了章,微微点了点头,说道:“这篇章写得很有道理。”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是很有道理,我觉得他这个思路是很不错的。咱们可以借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