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ìng是很高的,对全国政局尤其是高层政局的了解,远不是同级干部能够比拟的。刘老爷子在党内的身份地位和威望,以及老爷子是个什么样的政治立场,他们一清二楚。
既然这一回,老刘家的嫡孙唱了这么一出,要他们不将此事与刘老爷子联系起来,几乎绝无可能。
来之前,他们仔细商讨了一下,又请教了程九凌,最终定下来这么一个策略。
此事绝对不能大张旗鼓地调查,必须很xiǎo心地和刘伟鸿接触,不能引起他的强烈反弹。对于这位四九城里有名的“纨绔”,李开怀和张轶群均抱着深深的戒备之意。这种叛逆xìng格的年轻人,一般都是吃软不吃硬的,要是给他摆开公事公办的架势,没准他理都不理。
又不能给他来硬的。
他连刘老爷子都敢忤逆,难道还会怕强权机关的工作人员?
而且也没有强制他的理由。
难道在《号角》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就要把人抓起来?如果这样,先得把《号角》的编辑人员抓起来才合道理。
带了程辉过来,就有了缓冲的余地。
万一事有不谐,程辉能从中做做工作,不至于搞得太尴尬。
但刘伟鸿表现出来的镇定,却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原本以为,这就是个被人“指使”的纨绔,少不更事。
至于老刘家的长辈为什么要指使刘伟鸿出马,也很好理解。刘伟鸿年轻,身份殊不足道。事情如果一直按照老刘家的预料在发展,那就最好。万一出了偏差,超出了掌控的范围,也可以全部推在刘伟鸿头上。反正他就是个“纨绔”,也没打算在体制内发展。
“牺牲”这么一个无足轻重的xiǎo字辈,对于老刘家来说,不当大事。只要老刘家不倒,风头一过,自然会给刘伟鸿一些补偿。
也不怪他们这么想,整个京城高层,就没有一个人相信,那篇文章是刘伟鸿自己写的,更不会相信如此大动作,全都是刘伟鸿一个人鼓捣出来的。
刘伟鸿领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