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play:none;visibility:hidden;}
上京,文明学府,女子学院。
“玲玲,快跟我走,快跟我走。”一名叫杨小梅的女学员喊道。
“怎么了?小梅,什么事这么急?”李佩玲放下手中的报纸,懒洋洋地问道。
报纸是最近在上京盛行的,首创者是文明学府的一个海商出身的学子李富国。李富国是内阁参赞李商海的小儿子,受本家作坊招聘告示的启发,创办了文明学报。
当初只在学府内发行,也不叫报纸,而是叫文明告示。不多久,被他父亲知道了。由于李商海曾经听赵兴讲过报纸的作用,开始并不在意,等到他儿子的文明告示流行起来,才想起这的确是一个商机。李富国遵从父亲的意思,便改名为文明报,相当于学报,并不在外界流行。
虽然不在外界流行,在四大学府却是相当畅销,各学府也跟着推出了自己的报纸。巧夺天工报,济世惠民报,卫国强军报,相继出炉。
李商海一边在内阁劝说首辅蔡京发行上京都市报和人民参政报,一边令让自己的二儿子李富民在李家长江商行旗下,创办长江商海报。
除了上京都市报和人民参政报发行量大外,其它报纸发行量都很少。
上京都市报主要讲述各国奇闻和上京发生的风流韵事,所以很受百姓喜欢,各茶楼都会订阅。茶楼由此除了唱曲说书的外,又多了专门读报讲报的,销量排行第二。
人民参政报,由铁卫军创办,讲述各国发生的军政大事。没办法,也只有铁卫军才有这个实力知道各国大事。人民参政报的订阅量是最大的,无论是帝国的官吏商人还是大宋的,都会订阅一份。
长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