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陶然分别收到了李建成和李清照的来信。
李建成:“还是有些不太懂,麻烦把那本《时间简史》给我送过来。”
除了信件之外,李建成还送来了一锭十两银子。
银子现代一两元,十两就是元。
买书绰绰有余,还能结余不少。
再看李清照的信。
“公子文采真是一绝,我自甘不如,实在佩服,前人咏梅之作,没人能比得上先生的佳作。”
“我看这篇咏梅。”
“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的梅花。”
“上片写梅花的艰难生存环境,下片写它的灵魂与生死观。”
“此词以物喻人,托物言志,暗喻了先生境遇坎坷但坚贞不屈的宝贵品质。”
“对先生佩服之极,可否拜你为师?”
拜师?!
“这事儿我可来不了,我就是个文抄公而已。”
陶然回信道,“我这人从来不收徒弟,一来忙于生计没时间,二来只想与你成为笔友,交流诗词,再者说,我知道自己的水平,做你师父,还欠亿点火候。”
回信之后。
陶然将两人装信的文物收好。
李建成依旧是瓷盒。
而李清照,也换成了一款普通的瓷瓶,市场价也就是万上下。
估计想着,这要时常书信来往,经常用定窖划花卉纹梅瓶也消耗不起。
临近中午的时候。
陶然带着文物进城了,决定把它们都换成钱。
不过。
那块羊脂玉他要留下来。
他挺喜欢的,想留下来做吊坠用。
倒了城里后。
他先去了古玩店,准备把那块沉香木卖掉。
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
一身深色长袍,戴着一顶圆帽,透着一股子古朴气息。
老人镊子夹起沉香闻了闻,又戴上老花镜看了看。
“这是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