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用碎剪的手法剪出来。当初单单为了这一个发型,发型师、造型师和叶梓一起,就研究了整整一个下午。
不过出来的效果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化妆、发型以及服饰配合着叶梓带着浅笑的嘴角和温和的眼神,整幅画面让人觉得舒适而又放松。再加上光暗之间的对比和色彩之间的过渡,这样的一副画面带着在这个时代“忙忙忙”的香江难得一见的那种悠闲格调,跟叶梓整张专辑的风格协调起来相得益彰,甚至隐隐约约更提升了整张专辑的品味。
这一点,跟这张海报的整体设计是分不开的。
在这张海报上,叶梓所处的位置稍微偏下,只露出半个侧脸,更大的篇幅被叶梓身周的模糊暗色轮廓和窗外的风景占据,这样的构图以往难得一见。
对于自己的第一张专辑,叶梓除了发型上的坚持以外,在封面设计和海报设计上并没有过多参与进去。二十几年的相差让彼此的理念完全不同,沟通起来难度极大。叶梓认为相当不错的设计构思,在这个时代看来离经叛道完全无法接受,同样,这个时代的设计在叶梓看来无非就是围绕着歌手的“大头贴”来做文章,老土难看不说,还一点都没有创意。
但是在经过最初的几次沟通之后,叶梓还是选择了妥协。
毕竟,他还要继续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
不过花星聘请的这些专业设计人员功底极佳,虽然他们不能接受叶梓提出的很多在他们看来过于异想天开的建议,但是一些他们能够接受的新颖想法,最终还是融入了专辑封面、封底、内页、海报等等一系列的设计当中。
比如眼前的这张海报,叶梓这位歌手只是画面整体的一部分,而且只露出了大半边侧脸。在叶梓看来这种设计仅仅只做了一半,但就是这种“只做了一半”的设计理念,已经是以前的香江歌坛从未出现过的创举。比起以前的专辑那种类似“大头贴”一样的专辑海报,叶梓的这幅海报就更像是一副构思巧妙、拍摄精美的摄影作品。
这就难怪设计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