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卖到五十万盒以上那是比较困难的,卖到百万盒以上的销量那更是非常稀少。
到了九十年代初,平均工资从八十年代的几十元翻了几番逐步上涨到了两三百元,唱片行业的发展势头有了经济的推动力量。那就更加强劲了。
整个九十年代,那是华夏唱片行业的黄金时代。
在当时,一张质量不错的专辑稍微宣传一下,再有一两首能够上榜的歌曲,卖到几十万盒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如果是成名歌星的新专辑。或者专辑里有一两首在全国范围传唱度很高的歌曲,卖到百万盒甚至两三百万盒都是很有可能的。
这个数字还不包括盗版。如果华夏唱片行业没有盗版的侵袭,这个时期的唱片将会更加好卖,再翻上几倍都是小意思。
这段时期,同样也是一个赚取唱片暴利的年代。
前文张磊当着歌手们的面就算过,一盒磁带能赚到两块钱,还不到20%的利润,看起来这似乎并不多。但是不要忘了,这个时代的专辑太好卖了,除非歌手演唱得实在是太差。或者根本一点宣传都没有做就开始上市销售,否则四五十万盒的销量几乎闭着眼睛就能卖出去。
利润率的确是并不很高,但是有这么大的基数放在那里,一张专辑赚到手的钱那是绝对不会少的。而一张专辑赚到两块钱,这是最低的利润线,好一点的赚到三块钱左右是没有问题的。
就算是两块钱的最低利润,在这样大的基数下,利润的总值也是非常吸引人的。
而投资呢?
仅仅十万元。
这个投资数目并不算很高,但是香江、台海各大唱片公司在专辑制作上面,一般也就是一张专辑二三十万元而已。算上三地在人工上面的差异。这跟张磊这样十万元的投资规模几乎相当。当然,那些天皇巨星肯定不会是这么小的投资规模,但是他们的专辑根本就不愁卖不出去,他们的专辑销量是以百万盒作为基数来计算的。投资更多那也理所当然。
就以内地的十万元投资,卖出五十万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