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云的介绍很详细也很清晰,但是这最后一句话,叶梓听了也只能暗自摇头苦笑。
派系这种事情,说到底真的是非常无聊的玩意儿。所谓的派系之争,归根到底争的就是一个正统地位。
其实真要说起来,F系跟贝多芬的关系也是很近的。严格说来,甚至可以将F系当成贝多芬的另一个传承。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维也纳和F系一直就相互看不对眼。
要知道李斯特也算是贝多芬的传人,跟莱谢蒂茨基一样,他也是车尔尼的弟子。但是李斯特却是被誉为“钢琴之王”的一代宗师,而车尔尼的长处就只有教学,作品方面除了练习曲之外寥寥无几,在西洋音乐史上的名声和地位远在李斯特之下。
两者的相差十分明显。
车尔尼的影响力很大。毫不夸张地说,他和他的弟子莱谢蒂茨基两人奠定了近现代钢琴演奏的基础。正是他们用出色的教学能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钢琴家们,现代钢琴演奏才会变得如此丰富、如此美妙。
将这两位称为钢琴教育上的宗师,毫不为过。
但问题是,教学和演奏相比,肯定是演奏更容易获得名声和地位。所以,尽管李斯特在教学上一塌糊涂,但是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却是前两位无法相比的。
“钢琴之王”的称号可不是随便任何一位钢琴家就能够得到的。西洋乐坛只有两位演奏家真正能够称王成神,一位是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他被誉为“小提琴之神”,另一位便是“钢琴之王”李斯特。
他们在小提琴和钢琴演奏上的造诣,已经超越了他们所属的时代,登峰造极。直至今天,仍然被人们广为传颂。
虽然塞戈维亚也被尊称为“吉他皇帝”,但是在西洋古典乐坛,古典吉他的影响力还是小了一点,无法与乐器之皇钢琴和乐器之后小提琴相比。塞戈维亚这个“吉他皇帝”的尊称比起“小提琴之神”和“钢琴之王”。说服力就难免有点不足了。
而在作品方面,李斯特更是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