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nbooker.com/辰欣书客首发,转载请保留
我爸妈结婚时的房子
当然,我自己是记不清楚的J是老妈幸福的回忆给我听的.
他们六年的爱情长跑结束,公家终于批准他们结婚了.当时是那样的,开个结婚证明还必须要单位领导和居委会的大妈在结婚申请上签:”该革命同志热爱毛主席,热爱中国共产党,无反动言行,身体健康,确系单身.同意.”然后盖上大红色的圆图章.(汗……按我们现在的观点,我自己结个婚关单位领导屁事?他还有权说不同意啊?万一他NND不签?那…………….)幸好,2002年版的婚姻法没这规矩了.不然,自己结婚还要单位领导审核?真是一种悲哀.
房子么,很简陋.就是原本公家的大会议室.在大院的中心,整个房是一层的,苏式,很宽大,层高5米,顶现在我家的房子的两层高了.由于”抓革命,促生产”,公家新修了栋办公楼,所以领导一高兴,让同时批准结婚的俩家新人各自隔开一半.俩棒小伙仨小时就砌好了中间的墙壁,真是有着无穷的原动力啊J
房子也还宽敞,看过”过把瘾”没?杜梅和莫言他们的新房就是那样改造了下,差不多拉.在当时自家的厕所是没有的,半夜起来也要到两百米外去,无论风霜雪雨.厨房就是外边长长的屋檐下摆一个煤球炉子.至于碗柜,用没漆也没刨的粗木临时订的,我记事后还见过,用来放拖鞋很适合.当时也就两个搪瓷碗,两双筷子,两个勺,他们结婚后还吃了一段公家的食堂,后来爷爷来帮忙给买了几个锅,包括煮饭的和炒菜的,两忙碌的革命青年才开始自己开伙.同事们送的暖壶到我大学时还在用,可惜寝室里一哥们把它给弄丢了,不然那字迹”***和***同志新婚祉禧”都够文物级别了.至于两边家里送的在当时来说很珍贵的成套的瓷器,在我6岁以后才开始用,我没上学前的待遇就是小木碗和木勺子,实在是怕我打了碗.可惜,还是有近半毁在我手里,连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