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观察”,就代表着对罗南这位“渺小却重要的主宰、支点和放飞者”的实质冲击与改变。
这也是一种磨合、适应,是罗南和磁光云母的“审美”不断妥协的过程。罗南要多学习一些,磁光云母要多“迁就”一些。
在此基础上,也在暂时不改变现有生命框架的条件下,罗南不介意按照磁光云母的“审美”对自身做一些小小的改进。
当然,这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从不自觉到自觉;从“翡翠之光”号上磁光云母初成形到如今持续在宇宙空间内蔓延外扩;从彼此观照的别扭感到现在基本“说得过去”——罗南刻意延长了这个过程,花了小一个月的时间,才让自己从身体到理念,完成了“小步调”的调整。
这期间,现实层面的变动真是很“保守”的。相比之下,他的理念,尤其是理念中的“完美体”,与在阪城时搭起的架子相比,才叫一个“天壤之别”。
差别已经大到单凭订制的外骨骼框架,已经很难模拟呈现出来,必须要在自家肉身结构上,有进一步的提升和改变。
罗南还在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