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年代即便是自费生在就业方面也是不成问题的!
委培;委培在当时可以说是一项最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方式,它是指一个考生首先要找到一个单位然后由单位出面与学院签订委培合同,也就是这个单位委托学院培养该生,并且委培生的文凭性质与其他类别的考生一样。这种形式的考生比自费生还少委培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逃避文化课考分的追查,所以可想而知每年都什么人才能拿到委培的名额!虽然委培的学费比自费只多不少,但是不缺钱的实在太多了所以名额根本不够用,至于找单位这在当时比开介绍信还容易。
并轨就是将3种性质或者说是3种“轨道”上的生源变成两种,说白了就是取消公费生,只留下委培生与自费生。
惠宰民在会上所提出的议题当然是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而且他还有了一项似乎“更大”的权力——决定公费生与自费生各自所占的比例,学院可以保留一部分公费生但是他非常想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他所构想的那项“宏伟”的计划;那就是完全取消公费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并轨”,如果这项议题通过他就犹如阿里巴巴站在宝藏的大门前一样只要说一声;芝麻开门吧!就会得到滚滚的财源,这些钱当然不是直接装进他的腰包但是他有支配权,在那个年代的中国支配权等同于间接拥有,他早就盼着这一天……
元旦过后所有想要参加1992年考学的考生全都停掉了手头儿的文化课几乎整天在美院画班里画画,早、中、晚3个班每场都不落,等到4月份专业课考完后拿到合格证的人就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化课当中了……只是他们做梦都没想到在50米开外的地方正在召开一场决定他们命运的会议!
这一天的到来对于学院里的一个普通工作人员或普通教师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说不定还会破口大骂!因为美院的家属子弟以前上学是不花钱的从此后要花钱了,谁会乐意呢?恐怕只有傻瓜了!但是对院里的领导们来说就不同了——因为这等于大大地增加了他们所掌控经费的数额!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