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属于国家的。”陶林理所当然的道。
青铜器传世的,有序的流传下来的,是可以买卖的,只有生坑的是不允许买卖的,也就是才出土的。
虽然传世青铜器,可以收藏不可以买卖,但通过正规的方法,拍卖,古玩市场买的,私人交换得到的青铜佛像,镜等曰常用品系列,却可以收藏和买卖。
由于国家文物部门禁止青铜器的买卖,导致国内市场不能开放,只有少量流传有序和海外回流的才能出现在国内拍卖会上,因此青铜器在民间,私下买卖价格还停留在低位。
这也是陶林打的如意算盘,而这也造就了李林这样的走私贩子,国内青铜器不值钱,但国外可是很值钱的。
青铜器自古以来被视为“国之重器”,是可以同西方油画、雕塑相提并论的中国国粹。
然而,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一条关于“只有1949年前出土、并且有明确著录的文物才允许流通”的规定,使得不少年代久远的青铜精品,被挡在了合法流通领域之外,以致在当下艺术品市场上罕见青铜器的身姿。
而其市场价位同动辄上亿计的古代书画、瓷器相比,更显低调。
青铜器的收藏,是艺术品市场最后的、唯一的“大漏”,同时也是一个危机很重的大雷区。
往往从国内流出去的青铜器,都会卖出一个天价。
目前在国际拍卖场上青铜器前三甲分别是:2007年在荷兰欧洲古董博览会上拍出1200万美元的青铜错金嵌绿松石獏尊。
2001年在美国纽约佳士得艺术品拍卖会上以925万美元成交的商代青铜器“皿天全方罍”。
以及2007年在美国水牛城拍出810.4万美元的商代青铜酒器方斝……
而国内,在一个明代紫檀笔筒都能拍到5千多万,齐白石画作能卖到4个多亿的市场上,青铜器居然没有一件拍卖价过亿,这是很不正常的。
已经流散海外的青铜器,它们的价值被炒高,回归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