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州,便是汉武帝驱逐河套地区的匈奴后,为有效控制河套这块风水宝地,置的朔方郡。
至晋末,赫连勃勃于今州理僭称大夏,夏州的名称大致由此而来,后多经反复,隋大业元年改回朔方郡的名称。隋末为贼帅梁师都所据,贞观二年讨平之,改为夏州,置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朔方郡,乾元元年复为夏州。
唐末藩镇割据,夏州成了党项人的老巢,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因平黄巢之乱有功,一度收复长安,再次被赐姓李,封夏国公。这里一直是他们经营的重心。
夏州是控制定难五州的支点,所以即便是党项人将都城迁到了灵州再到兴庆府,对夏军也一直没有放松过控制。
庞籍带着东路军打下石州后,已正式对夏州合围,几万大军把东、西、北三面的城门堵得水泄不通,无定河从夏州南面流过,北面是水草肥美的草原,东路军唯独留下了南面城门,有围三阙一的意思,同时南面是无定河,又不让城中夏军走得太容易。
三路大军中,东路军的后勤压力是最小的,不但因为他们人数最少,更因为距离最近,定难五州都在横山北面,当初党项人迁都兴庆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夏州离宋境太近,缺少战略纵深。
如今在身后的石州、银州等相继夺下来后,东路军还派出了那几千骑兵保护后勤线,目前东路军得到的粮草和军械都是非常充足的,就是兵员也得到了很大的补充。
此刻的夏州城东门下,就架起了几十具八牛驽,八牛驽非常巨大,一次需要上百人操作,携带极为不便,但东路军被拖在石州城下整整四天后,为了迅速攻陷定难五州中最重要的夏州,还是让后方把这些大家伙送过来了。
继月屏谷损兵两万多后,银州、石州两座城防战中,夏军又先后损失了近两万人,如今夏州城中守军不足两万人,由月屏谷退下来的惟吉负责把守,宋军三路大军节节胜利,西夏现在是处处被动,处处挨打,一个个不利的消息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