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啊。
不过,欣妍又琢磨起来,这些孩子要朝哪一方面培养啊。
文官是必须的,武将也要有,文武两手抓,两手都要狠。
还有,站部小吏也要安插,别看这些小吏,离了他们,六部可是运转不成的,那些科举上来的都是读圣贤书的,写文章赋诗谈词还好,要让他们做算帐或者和底层勾通这样的事情,怕是不成的。
所以,朝廷里除了科举,还有一项明算科的考试,考过了,就可以进各部做小吏,那等最杂最苦的差事都归这些人。
这些人因为不是正经科举出身,所以,不会有什么前程的,就是再有出息本事,官位也不会太高。
可就是这么些人,却是六部的支柱,欣妍就想着,她要培养一些算术或者各项技艺厉害的人,培养成了,一点点安插进六部,到时候,朝廷一有个风吹草动,恐怕她比康熙都能先知道呢。
当然,除了中央这些小官员,地方上也要有人手。
那些封疆大吏欣妍不想动,太招眼了,她想动的是中层官员,各府知府或者知县什么的,培养一些孩子参加科举,以后争取外放。
如此一来,除了先头几年培养的时间,以后就会陆续的往中央或者地方安插人手,到得二三十几年以后……欣妍越想越是心惊,到时候,恐怕大清有一半多的中低层官员都是她的人手了。
这……
也太惊悚了吧!
欣妍越想越是害怕,也坐不住了,站起来在屋里转了几圈,一挥拳头,干了。
文官这里如此办,武将也照此办理,古嬷嬷那份武艺可是超强的,而且,欣妍觉得古嬷嬷很不简单,她总觉得古嬷嬷是个有故事的人,想着她一定有什么人脉。
要真是这样,就让古嬷嬷帮着请几位武艺高强的武师,教导一批孩子,等长大些,让他们投军去,康熙初继位这些年可是战争不断的,战场上是最好立功的时候,熬过这些年,别的不说,起码中级将领欣妍就能抓住一大批。
她现在也不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