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穿越文里,那些要打天下的主角们都得招兵买马造兵器。而造兵器通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度量衡不统一,各处工匠用的尺子全不一样!造出来的东西当然也规格不一。
原来这规格不一的落后情况,还有这等好处。这时候没什么流水线作业”全靠匠人手工,每个作坊、工匠,做出来的东西都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外行人可能看不出来,可是内行人瞄一眼,马上就能猜度个八九不离十。
兵部监造的兵器弓箭,怎么落到了贼寇的手中?而且不是一把两把刀?
铁证如山,那些人哭着叫着冤枉的人,只能承认了私贩兵器的罪名,但是他们依然一口咬定只是求财,且只卖了这一遭,对大公主遭劫杀一事毫不知情。
兵部上上下下遭了一番大清洗,在这整个过程中,陆国舅一直闭门不出,理由是伤势依然沉重。他的长子陆少晖受此事牵连,又有当年在常南的事揭出来,被萃除了一应职衔。昌王也因为此事受了皇帝严厉的申斥”责其闭门思过。
白荣后来悄悄对潮生透露的,皇帝那天大发雷霆,斥责昌王“昏庸无能”据说昌王的额头都被皇帝扔的砚台给砸破了。
真的砸破没砸破,潮生不得而知。因为昌王从那天出宫回府,就没出过门,的确是一直在闭门思过。他的头破没破,这别人就看不到了。
潮生本来觉得,大公主遭遇了这样的事,怎么也得回京城来吧?皇帝也是这个意思,让她先回来,好好休养休养,压压惊,再起程回去不迟。可是大公主只在宛州停留子两天,就动身继续上路了。她没有回京,也没有搀和京里这一场风暴。
若是寻常女子遇到这事,怎么也会回来一回,向做为皇帝的父亲哭诉一场,更要为自己讨还一个公道。可是大公主行事就是与寻常人不一样。
也许,她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所以不能多停留耽搁?
潮生再进宫请安的时候,几个妯娌又碰面了。
昌王妃王氏倒真是个有大家风范的女子,处变不惊。昌王得意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