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桓一般进入鲜卑人的地盘经商,即便现在檀石接已经死了几十年。他们自身的分裂以及南匈奴、乌桓两族在河套、并州、幽州的牵制,让鲜卑人错失了趁汉末中原战乱纷起而崛起的一个天赐良机,甚至因为迫于马韩、袁绍、曹操等西北、北方强大势力的影响而不敢过分向南渗入。
在见识了利鹿孤三部鲜卑骑兵的实力之后,刘宪大松了一口气。
一 分割线 一
赤木口,个于贺兰山中部,距离灵武谷约有二百多里。贺兰山一脉相承,十分徒峭,但到赤木口处却徒然平缓了下来,关口地势十分开阔。为塞北鲜卑进入银川平原的必经之道。
刘宪率军进抵赤木口之后,立刻下令全军上下就地掘土筑墙垒营,要在鲜卑大军来临之前。修筑起三道垒墙。 刘宪倒是很愿意把垒墙升级为城墙。可惜他手头人马不够,一共才两万人,除去看守鲜卑人的三千步卒外。能够用上的只有一万七千人。
不过好在时间颇为充裕,在得到刘备军占据了赤木口之后,本来蠢蠢欲动的鲜卑大军反倒安静了下来。应该是看到了利鹿孤等三部落没了音讯,陇西、河西的鲜卑索性就把他们全数给忘了。
既然没人来嘲舌,那就索性等到清灵灵的绿草长出来,那时候再大军出动。想来那蒲头心中此刻还会暗暗窃喜,利鹿孤三部落的灭亡,正好给了他吞下灵州以北这片肥美之地的机会。而且汉人也不会把那三个部落的鲜卑人全都杀光,等大军到后正好把他们作为奖励分给前来的各部头人。
赤木口关前空地实在是够宽阔的。但因为贺兰山缺口的走向(西北一 东南走向),却使得赤木口前形成了由东向西三道通口。
最东面的过口,为三个通口中最为宽阔的一个,由南北相隔的山体间距在二十里以上,纵深达到这个距离也是少见了那通口当面自然也不会短。中间第二个通口距离最东边的有五里之遥,较之东面的老大哥规模是逊色了很多;最险要易守的是最西面的通口,两山夹一道,险要难行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