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地区相比,均相对落后;加之刘焉父子为了巩固自身统治,在军政上多加扶助,如吴懿、李严、雷铜等都是中原人氏,使得益州集团(士族门阀为主)因自身因素无法与张任为首的本地军要(寒门出身)连为一体的同时,也让东州集团拉起了一股略微逊色于张任等人的武装力量,从而使得益州集团一直处于劣势地位。
刘备入益州之后,东州和益州集团在对待新政权的态度上不尽相同。东州集团中很多为荆州人士,如李严、董和、霍峻等,因此东州集团同荆州集团有一种地域性的内在联系,对荆州人士占多数的刘备集团采取积极合作的态度。益州本土力量由于其本身未形成统一的强势集团,故对刘备集团存在两种态度,一部分人意倾向于刘备,如张松,以取得更高的政治地位;而另外一部分人则对于刘备集团持有较强的对立情绪,前有王累,后又黄权等。
其益州本身的利益争纷使得本土派和东州派矛盾一直尖锐,尤其是西川初定,刘宪、关羽、张飞为首的元老派牢牢地把持着军中大权,诸葛亮、庞统等西来的荆州派又位居高位,主持中央,益州本土派和东州派只有靠着地利优势争夺地方。
三个层面中,唯有这个地方大权是一个馒头两个分,不起纷争才是怪事。,何况他们之前还有很深的矛盾。
全盘考虑了一片,刘宪感觉自己脑门子生疼,玩政治可远比打仗来的费脑子。
可即使这样,他也没得出一个像样的结论。法正该不该受罚?刘巴的提议该不该施行?
诸葛亮的意见是——暂缓。对法正的处罚可以向后推一阵子,刘巴的提议也照此后推。
益州的库存虽然不多,但也能支撑过一段时日,加之汉中战事转眼便可了结,其间的收获也可用来补贴益州。只要拖到一年,待到明年局势安定,便可“大刀阔斧”一番。
到时,无论是处置法正,还是从刘巴之法,都动摇不了刘备扎在蜀地的根基。
稳稳当当,这就是诸葛亮一贯的风格。
然而荆州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