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个借口打发去了新野。一直呆到现在,算一算时间有两年了。
早在进襄阳之前,刘宪就送了俩字给刘备,“忍”和“等”。想要再有出头之日,就必须把这两个字时刻装在心里!
在受了这次打击之后,刘备言行收敛了不少,这两年来的表现堪称优秀,凭着自己的好名声,结交了荆州不少名士,手中硬实力不见太大增长,软实力却愈垒愈高。
这次相见,几人除了能说一说心里话外,并没有倒腾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阴谋来。他们谈的主要话题只有一个——军队训练。
这个话题,新野那里已经进行一年多了,比合肥晚了小半年。
出发点却是刘宪在数次厮杀后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关乎“兵将”二字。
中国有句老话:兵在精不在多!
但汉末以来,天下诸侯混战,他们麾下的士卒来源主要是刚刚放下锄头,为了得到一口吃食的普通百姓。
这些兵卒的素质可想而知,不要说和黄巾之乱时精锐骁勇的南北二军相比,就算和当年的郡国兵也不能相提并论。(除了一些精锐外)
现在诸侯对战,领军大将败走或被擒杀,其手下再多的兵士多会立刻崩溃,先是一哄而散,继而一败涂地。
而要是有一猛将坐镇,就算兵马远少于对方,也能轻易退走。比如平舆突围时。
这样的部队不是刘宪想要的部队,即便合肥那一万多人马在最近几次战争中的表现并不俗。所以回到合肥之后,刘宪总结了一年多来几番征战的心得,之后就立刻着手进行了整编。
主攻方向有两点,第一就是军纪。
士兵看伍长,伍长看什长,什长看队率,队率看都伯,都伯看……一级跟着一级,一级压着一级,军阵之中每一级都必须紧紧跟随着自己的上官,不得有丝毫的懈怠,不得有丝毫的忧郁!
战场之上,不听号令者,杀;蛊惑军心者,杀;擅自逃散者,杀;喧哗、搅乱军阵者,杀,杀,杀……
一系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