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宪不敢疏忽大意,大军屯驻下蔡,派遣不少探子过河打探,返回的消息却是李通此刻刚回师成德,寿春城内只有不足四千守军。
寒冬刚过,李通便点起了一万五千人马杀奔合肥,与糜芳在合肥已经绞杀了一月有余。前些日子得到徐州信报,言臧霸大败,刘宪领兵正往寿春赶来。
糜芳兵马少于李通不少,士卒战力更是不及,若不是合肥易守难攻,早就被李通得手。
一个对月的缠杀,合肥城已经是摇摇欲坠,李通心有不甘,是以直到刘宪领兵到了下蔡他才撤军望寿春而回,现今刚到成德,距离寿春还有两天的路程。
如此大好良机刘宪怎会错过,当即令陈兰守下蔡,自己会同雷薄率八千健卒横渡淮水,击溃了守渡口的五百曹军之后,直奔寿春杀来。
刘宪没妄想能击破寿春,兵临城下之时他连佯攻都没做一次,直接转到寿春西北数里外的淮山。
李通率一万兵马一路急行,在刘宪兵屯八公山的第二天上午就赶到了寿春。刘宪得报后,令雷薄率三千人伏于寿春城南,自己点了五千人在距离寿春十里处以逸待劳迎头给了李通一痛击。
李通所部虽然一路疾行赶来,士卒体力消耗颇大,但毕竟两倍于刘宪所部,人数上优势太明显。而此战也非斗将,靠的是部下兵马的战力,刘宪与之纠缠至黄昏时分,见一直未能击溃李通,自得鸣金收兵,向淮山方向退去。
路过寿春城下时,望见雷薄所部正立于寿春南城,身后的战场伏尸累累,阵中士卒也多有损伤,显然是与留守寿春的仓慈恶战了一场。
两部合二为一,望淮山而走,回到营寨清点兵马,剩了六千余,心中不觉郁闷!
李通挨了当头一棒,兵马损失也不小,算上城内仓慈所部,今日一战折去了近五千兵马,心头暗恨之余也只能兵入寿春不提。
刘宪屯兵之地淮山,历史上似乎不见痕迹,由来也不过是因为地处淮水中游。然此山的另一个名字在历史上却是极为响亮,八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