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江东周郎 > 第五百八十章 建元靖康

第五百八十章 建元靖康(2 / 3)

的可能。

因此,周瑜毫不客气地接受了刘元的禅让。他心里明白,自此以后,他将独立于高处,天子之威的背后是无尽的孤独。他还明白,自己统治的大华帝国将肩负着传承、光大华夏的历史使命,华夏民族的生或死、存或亡、辉煌或衰落都将压在他的肩头上,沉重异常。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周瑜最迫切想要推行的便是官制的改革。

自西周开始,其官制承袭自夏、商,经武王、周公、成王和康王几代建立起来,以师、保、宰、太宰为百寮的首领,设六官制,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六卿”是政务官,亦称“六官”。周天子分封诸侯,这些诸侯王在其领地内,“专扬于国”,享有至高的权力。

随着地方诸侯实力的不断增长,周王室逐渐被削弱,最终名存实亡,各个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霸主之位,不断地相互攻伐,天下分裂,战乱不休。

由此可见,分封诸侯王一法,于周武王其时尚可谓得当,毕竟当时的社会、经济很不发达,人口也少,天子无力统管那么广大的地域,由天子亲信的诸侯来分而治之,不失为一个良方。但此法的最大缺陷在于地方诸侯拥有的权力过大,会对中央朝廷形成巨大的威胁。

及至秦王嬴政统一华夏,建立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守管政,郡尉掌兵,监御史负责监察官员,郡之下的县,其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命,大为分散了郡守的权力。中央官制,则是三公九卿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为核心,以卫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粟内史九卿辅佐丞相管理政务。

秦时官制,是确保皇帝至上权威的制度,缺点在于国事与君主家事不分,政务与宫廷事务混杂。

汉代的官制基本上沿袭秦代,稍有改变。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建立中朝制,即选用一批地位较低的内廷人员参与朝政,这既是皇权与相权矛盾的产物,也是内廷近臣权

最新小说: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探花 城南政北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穿越战国成白起 战国之军师崛起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