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席卷江东时,董袭为高顺收服,自此在周瑜帐下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
朱治字君理,丹阳故鄣人,始作县吏,继为州从事。时值汉室名存实亡,群雄纷起,遂投孙坚麾下,以谋前程。孙坚、孙策相继去世后,孙权领部曲投奔周瑜,朱治与程普、黄盖、韩当等将领也一同南下,初时统一编入豫州营中,后朱治被周瑜调任屯军校尉,在南昌附近募兵两万屯田,边种田边训练,武艺精熟者被补充进入江东各军,空缺多了再招募新兵,如此反复。
此次官渡之战,周瑜将朱治的南昌营屯田兵两万人和陈武的皖城营三万人调动到了前线,一来是作为后备队,充实军力,二来则是让这些长期屯田的士卒们参加正式的战斗,经历残酷的厮杀,见一见血,以期其快速成长。
得到袁军来攻的报告,高顺立即下令全军迎敌,留董袭、朱治率部守卫营寨,自率黄忠、魏延出营。
两军列好了阵式之后,高顺骑马立于主将旗下,远远见袁军列出了“雁行阵”,主将居中,两翼斜向张开,一旦开战,可以自两侧包抄己军,正是一个进攻的阵形。
人上一万,无边无际,近五万袁军集结为阵,那气势自是熏人。袁军全披铜甲,远望过去黄澄澄一片,此时朝阳初起,阳光斜射在袁军将士的铜甲上,熠熠生辉。
高顺目光冷厉,环顾左右,见己军秩序井然,已经结成了“梅花阵”,自己作为主将身在中间,由一众亲卫保护着,五部人马分出在外,这是典型的防守阵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