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主管外交事务,位列九卿之一,可谓是高官显贵。袁绍这番举动明显是不从朝廷号令,陈纪战战兢兢,自是不敢接受。
曹操万万没有想到,袁绍居然会不接受太尉的任命,他本来以为,袁绍会和他的想法一样,都不会把所谓的官职当做一回事,这些官职都是名义上的。曹操自然也不会想让袁绍到许都来任职,袁绍也不会傻到自己来到曹操的地盘当人质。
此时曹操才发现自己想得有些简单了,袁绍此人是极爱面子的,让他当个徒有虚名的太尉倒也罢了,关键是太尉要听自己这个大将军的命令,那袁绍是绝对不会接受的。
曹操开始头疼了,袁绍的意见不可不听,毕竟现在他的实力数倍于自己,许都新朝廷刚刚建立不久,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一旦袁绍发大军来攻,会不会有人里应外合都很难说。
曹操心知肚明,他和袁绍之间迟早有一场决战,但他希望的决战时间绝不是现在。现在袁绍实力强过曹操数倍,且兖州、豫州地处中原,南有袁术、刘表,西有马腾、韩遂,北有吕布,东有刘备,强敌环伺,根本没有机会与袁绍决战。何况,在曹操的心目中,他最大的敌人周瑜远在江东,正在积极征伐交州,此人方是曹操的心腹大患。
不光如此,在目前的情况下,袁绍还是曹操要利用的势力,如果这时为了官职之事导致二人公开反目,那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想到这里,曹操非常后悔当初的决定,思来想去,曹操决定放弃大将军之职,让袁绍担任,自己则担任司空一职。
曹操知道,做这样的事对自己的威望将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而且很伤面子,但他必须得这么做,因为曹操是个非常务实的人。为了实现自己最终的目标,曹操可以忍,可以掉些面子,他宁愿损失一些个人威望,也要将与袁绍的关系继续维持下去。
没过几日,天子刘协便下了诏书,曹操辞去大将军一职,改由袁绍担任,曹操改任司空一职,同时封袁绍为邺侯,督幽、并、冀、青四州事,赐天子节钺,以及只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