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加重了尚书的职权。因尚书的官署在宫禁内而称为台阁,故有尚书台之称。
尚书台的组织有:尚书令一人,秩千石。若以公为之,则增秩二千石,仪礼亦加。尚书仆射一人,秩六百石。职署尚书事,尚书令不在,则代行处理公务。尚书左、右丞各一人,秩四百石,掌录文书期会,佐令、仆治事。六曹尚书,秩各六百石。三公曹,掌管年终对州郡官吏的考绩;吏部曹,掌管选举和祭祀;民曹,掌管一切有关修建和盐池苑囿的管理;客曹,掌管护驾边疆少数民族朝贺事务;二千石曹,掌管司法诉讼事务;中都官曹,掌管水、火、盗贼等治安工作。尚书侍郎36人,秩四百石,每曹6人,职掌文书起草。
还有尚书令史18人,秩二百石,每曹3人,主书。东汉尚书台权力极重,既出诏令,又出政令;朝臣选举,由尚书台主管;还拥有纠察、举劾、典案百官之权;参预国家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对朝政有着重大影响。
尚书台权力虽重,但台官职位卑微,长官尚书令不过千石,尚在九卿之下,这样位卑权重,皆由皇帝亲任干练之士充任,便于控制,发挥效率高。
在曹操心目中,早就有一个人适合来掌握这个要害部门,此人便是荀彧。荀彧曾在天子身边担任守宫令,熟悉宫内事务,性格沉稳,考虑问题周全细致,他又出身颍川大族,很容易与天子及各位老臣们沟通。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荀彧是曹操的心腹,对曹操忠心耿耿,是绝对信得过的人。
从此以后,在曹操领军在外的时候,尚书令荀彧就成了后方的大管家。荀彧也不负众望,将各项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为曹操分了不少忧,堪比昔日的张良张子房。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非常感谢各位书友的欣赏,在此小生有礼了!还请多多***,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多多***,多多打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