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台,招贤纳士,使得燕国一度强盛起来。后来燕王喜时期,燕太子丹派荆轲渡易水西去刺秦,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
回到易京的公孙瓒此时大有“风潇潇兮透骨凉”之感,眺望宽阔的易水奔流不息,就算是豪迈粗勇的他也不禁生出些苍凉悲怆之意。
不过刚强的公孙瓒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被打倒的。他收拢散兵,派出亲卫召集四周忠于自己的军队,很快又集结起了数万人。为抵御联军的进攻,公孙瓒灵机一动,下令临易河挖十余重战壕,又在战壕内堆筑高达五六丈的土丘,丘上又筑有营垒。堑壕中央的土丘最高,达十余丈,公孙瓒自居其中,以铁为门,斥去左右,令男人七岁以上不得进入,只与妻妾住在里面,又囤积粮谷三百万斛。公孙瓒又让妇人习为大声,使声音能传出数百步,用来传达命令。
长史关靖不明所以,特来询问,公孙瓒答道:“昔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视之,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田畜谷。兵法,百楼不攻。今吾楼橹千重,食尽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
关靖明白这是“龟缩”战术,只守不攻,绝对是坐以待毙的笨方法,他很不赞同,但又无法说服公孙瓒,只得怏怏离去。好在公孙瓒在军中素有威望,忠于他的士卒很多,
过了几日,袁绍靡下大将鞠义领兵来攻易京,公孙瓒只是坚守不出,鞠义围攻了数月,粮草耗费无数,却成效甚微,只得退兵。公孙瓒遂得意洋洋地对身边的人说道:“怎么样?我这个方法好吧?袁本初能乃我何?”
自此,公孙瓒基本很少出高楼,整天在里面饮酒作乐。他又疏远宾客,致使身边没有一个亲信,谋臣猛将都渐渐疏远了。从此以后,公孙瓒很少出来打仗,名震边关的一代枭雄自此消沉,再无翻身的机会了。
和穷途困顿的公孙瓒相比,袁绍此刻却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本已占据青、冀两州的他,击败公孙瓒之后,幽州、并州大部皆纳入了自己的地盘,怎不令他欣喜?
袁绍又采纳